墙绘壁画的两大特点:建筑性和装饰性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穴居的人们有一天突然决定走出洞穴,并对他们此前的生活发出最后通牒,或者因为恐惧或者因为激动,他们面对新的世界用石块碰击石块,用火星点燃树枝,然后围坐下来,或者蹦跳起来,或者凝视关照他们的世界,这时艺术就开始出现了。”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用意是想阐述艺术来源于生活。当我们今天在次追塑墙绘壁画历史的时候,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古老的墙绘壁画几乎和人类一样有着如此久远的历史,当人类第一次在岩壁上想要用自己的双手记录它们的生活内容时,岩画产生了,这也就是最早期的墙绘壁画。
墙绘壁画有两大特点,即建筑性和装饰性。
首先墙绘壁画的建筑性:
1.建筑的关系如同批和毛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建筑为墙绘壁画提供了存在的条件,建筑坚固墙绘壁画永存,建筑倒塌,墙绘壁画毁灭,墙绘壁画史上的墙绘壁画高潮,一览建筑高潮,建筑兴、墙绘壁画兴、建筑衰、墙绘壁画衰。
2、墙绘壁画可以说明建筑的性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建筑物最重要的标志,可提高建筑的档次和品位,使建筑具有文化艺术的气氛,具有艺术的品格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好的墙绘壁画令人终身难忘。
3、墙绘壁画的题材、思想、形式、风格、情调等都要服从于建筑的功能和风格,只能美化烘托,画龙点睛而不能喧宾夺主,反客为主,因此墙绘壁画应从属于建筑物。
4、建筑与墙绘壁画都是公众艺术,墙绘壁画是绘画中最有群众性社会性的绘画,因此墙绘壁画创作即要考虑到艺术性,又要考虑到公共性、大众性,要做到专家点头,群众鼓掌、雅俗赏则不能不管别人是否接受,只管自我表现。
5、建筑、雕塑、墙绘壁画三位一体,组成一个艺术综合体,互相对比,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形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氛围,其艺术感染力远远超过任何一项单一的作品,所以墙绘壁画必须放到建筑环境中去欣赏,墙绘壁画的妙处也只有建筑环境中才能看到墙绘壁画借助建筑环境来表现自己,聪明的墙绘壁画设计即要服从建筑又会利用建筑,使建筑环境为墙绘壁画增加效果,提高艺术感染力。
6、墙绘壁画设计也像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一样,除了考虑艺术问题外,还要考虑功能结构、材料、技术、造价、投标等科技,经济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最难的是寻找墙壁。
二、墙绘壁画的装饰性
关于装饰性众说纷纭,一般把“装饰性”理解为“夸张变形”、“花纹图案”、“修饰加工”、“画蛇添足”等,但“装饰性”最起码有两个含义,一是主观设计“主观性”二是适应环境器物(从属性)。
主观设计是理想主义的设计,不受客观世界的局限,根据作者主观审美理想来设计,以概括、简化、取舍、分解、综合、归纳、组织、强调、夸张变形、换色等手法重新创造与一般绘画相比,装饰绘画是主观设计,艺术处理的成份更多,形式感更强。主观设计是“放”如天马行空,形式感更强。
适应环境、器物,服从环境、器物与之谐调统一,达到美化目的,是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装饰绘画不相一般绘画那样单一、独立、自我表现,从属性就是“收”有许多限制,但处理得好,这些限制就可以变成特色和特长,大放异彩,具体到墙绘壁画从属性就是建筑性、装饰性既非再现,也非表现,而是美化,美是客观规律,在审美领域中的反映,即对立统一,是有秩序的运动,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运动是呆板的,没有秩序是混乱的都不美。
装饰性是高层次,高品位艺术的共同特点诸如音乐舞蹈中的节奏,文学中的韵律,戏剧中的戏曲,美术中的墙绘壁画和装饰艺术等都是形式感很强,讲求程式化(秩序美)的处理,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墙绘壁画的装饰性是由建筑性决定的,反过来装饰性又体现了建筑性。
从广义上讲,绘制在建筑物的墙壁上或岩石上,以及其它如洞穴壁上的墙绘壁画、图案,都可以称为墙绘壁画,而绘于岩壁上的绘画亦称“岩画”。在建筑物上的墙绘壁画,大致可以分为粗地墙绘壁画、刷地墙绘壁画、绘制墙绘壁画、浮雕墙绘壁画、马赛克镶嵌墙绘壁画以及其它工艺材料墙绘壁画等等。中国古代墙绘壁画一般以绘制场所的不同而区分,有店堂墙绘壁画、寺观墙绘壁画、石窟墙绘壁画、墓室墙绘壁画、民居住宅墙绘壁画等。
相关阅读:
墙绘的颜色搭配禁忌及优点 墙体彩绘常见问题解答